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

水利工程杂志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第1篇

1.1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范围通常都是在施工阶段,这样在其他的阶段就会出现监督力度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政府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会出现更加重视方式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监督的力量出现很有效的情况,同时在监督的时候出现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的情况。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也存在着法规体系和信用体系不健全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出现很多的问题,因此,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1.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难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进行解决,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存在着经费紧张的问题,国家虽然取消了质量监督费用,将监督的费用以地方财政来进行保障,但是,在进行落实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没有工作经费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完成日常工作,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也存在着手段落后的情况,很多的水利工程监督站在进行监督的时候由于经费方面的问题经常会导致相关的技术手段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进行现场监督的时候经常还使用比较老旧的方法,对水利工程以后的建设和质量管理有很大影响。在监督过程中还存在着设备不足的情况,很多的现场监督人员在经验方面非常少,因此,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也出现技术掌握不足的情况,在进行监督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疏漏的情况,同时也会导致监督力度不足。

2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建议

2.1确立监督机构地位,纳入行政管理序列管理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监督管理制度,这样就使得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各级的主管部门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做到不断进行进行加强管理。质量监督机构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依法履行质量监督职能,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执法地位和水利行政管理部门是一致的。工程质量监督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要做到能够公正和公开的进行监督,这样能够更好的维护公众的行政执法行为。将质量监督机构纳入行政管理序列,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改革的思路得到落实,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便利。

2.2健全监督机构,分清监督事权目前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站还严重存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设置独立的质量监管机构,去除不相匹配的环节。水利工程涉及专业繁多,可配备水污染治理、水环境工程、机电和电气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将工程的质量监督环节交由与参建项目法人的同级质监机构来履行;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工程,应由参建项目法人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的质量监督机构进行质量监督。

2.3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加强工程监督的软实力随着建设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进,质量监督人员应用法律和法规来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要保证监督的公平、公正,做到公正廉明,不以权谋私,维护政府监督的形象。

2.4明确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和经费来源水利部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和组成有比较统一的规定,但由于各地有关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认识、理解和支持程度不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组织形式、人员结构和经费来源不一致。在性质上,有的没有编制,以某个部门或某个人为主,其余是其他部门的人员组成的联合体;有全额事业的要想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必须明确质量监督机构性质,有必要将所有质量监督机构定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取消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情况,监督机构只有不再与被监督对象直接发生经济关系,向财政全额拨款方式转变,才能使监督机构职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2.5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信用体系。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经验,有效的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同时制订健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推进建设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2.6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政府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必不可少,政府是依法监督行政的责任主体。政府作为直接的技术责任主体,政府的监督具有强制性,政府必须对水利工程实行全面的强制性监督,纠正和处理违反水利工程质量法规的行为,使政府始终处于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领导者和仲裁者的地位,实现向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实行对建筑市场和现场的全要素和全覆盖监督,不断加大政府的工程质量监控力度。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第2篇

(1)无人机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由于现有的普通航空摄影缺乏激动灵活性,而且难以获取云下图像;卫星遥感受制于时效性不强的影响,分辨率较低,对于水利工程等需要重复测绘或监测的工作,无法满足要求。以无人机作为遥感飞行平台,在机体上荷载数据遥感设备,利用遥感数据处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融入“3S”技术,可以实时对地或对目标水域进行观测及数据的快速处理。采用无人机技术的测绘遥感系统,具有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及快速处理的能力,在前期检校及测试后,都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获取较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像资料,完成数字线规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绘制,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信息。此外,利用无人机遥感图像技术,根据水利工程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监测图像进行假彩色合成,能够分析该时间段内水域的淹没范围,能够分析水流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为决策者作提供有效信息;利用红外波段的水体辐射率同其他地物辐射率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针对目前水域,选择合适的红外波段,确定水体的阈值。将红外波段辐射过后阈值在该范围内的定位水体,高出阈值的定义为非水体,根据该原理,可以计算水利工程区域内水位值及水位覆盖面积,便于为工程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2)无人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动态监测及水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我国水资源丰富,水域河流众多,众多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具有重大影响。利用无人机技术,对水域实施动态监测,能够查明范围内水域的变化情况,通过掌握的水域基础数据来建立水域调查、水域统计及其他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水域管理的信息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域管理的需要。利用水域动态监测结果,建立水域变化及非法水域占用资料,为水利管理提供依据。

(3)无人机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作用中的应用。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性,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以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重要作用之一,由于水利工程规模较大,对水域内水土保持及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统计,单纯依靠人工处理,无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利用无人机技术调查土壤侵蚀定量来完成水土保持的研究。由于土壤侵蚀原因及过程较为复杂,受到多种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根据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和影响因子的不同,参考土壤侵蚀房产因子指标,结合遥感技术及常规方法,在GIS中存取、表达和计算,完成土壤侵蚀定量的计算。利用无人机获取的遥感图像,对水土流失情况、现状及发生特点和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并及时制定针对性改善策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确保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用。

二、无人机在水利工程中的航摄成图

(1)外业像控点布设方案及测量。像片控制点测量采用区域网布设方案,在照片拍摄之前进行实地布标和航拍后明显地物点相片刺点的方法。像控点分为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和平高点。根据各项目具体特点,水利工程内所有像控点皆为平高点,像控点一般布设在沿河道的两旁公路边或地面较平坦处,由于涉及到淹没的问题,所以在较平坦的耕地集中处布置较多像控点;田间工程等区域平均布点。

(2)航空摄影。航线网布点将航向分段设置为多个平高点,确保航线首尾末端上下的控制点布设在通过主点并且垂直于方向线的直线上,确保上下点在同一立体相对内。根据摄影区域进行航线设计,确保测量区域之间存在重叠度,一般设置航向重叠为60~70%,旁向的重叠为30~40%。选择无扬尘、云雾少、大气透明度好、地表植被或其他覆盖物对成图影响较小的季节进行摄影,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合理的摄影时间。

(3)立体测图。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内业数据采集,像对定向元素直接由加密成果导入测图工作站,利用已有的加密资料,恢复测区,每个模型在自动相对定向下重新相对定向,然后生成核线。数据采集以成图的模型为单位进行,每一幅图存放一个文件,文件名与图幅编号一致,扩展名为xyz,然后经转换程序直接转成cass数据。

三、结束语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第3篇

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相关水利工程建设,而水工建设想要发挥其预想作用就必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人类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而这些新型的活动会对河流生态产生不同的影响,而随着影响的加大,河流生态系统中一些不良的影响开始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人们开始意识到河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必然会对自然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首先人工渠道化是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有河道的直线化以及河床的硬质化,且人工渠道会将河流的河道截面进行几何化改造。其次是河流联通性破坏,堤坝的建筑使得河流被阻挡,侧向水流的联通性被破坏。因此在进行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此类负面影响,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河流生态被破坏,或者对破坏予以相应的补偿,确保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我国在近年来不断的开展河流整治以及防洪建设工程,并且通过引进新型技术材料努力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诸如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绿化提防措施的实施。但是在认识上仍旧存在片面、模糊以及浅薄的问题,对于河流生态保护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没有相对完善的技术指导、理论支持,而施工建设中也没有实施和设计的指标依据。因此我国亟需一个完整规范的科学体系用以对河流整治工程的建设予以指导、规范。

2环保理念在现代化防洪堤工程中的体现

现代防洪堤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对工程所能创造的生态效益开始进行衡量,传统的规划设计多局限于对工程经济效益的考虑,随着生态效益在堤防工程领域的提出,也充分的证明了堤防工程建设已具有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在规划过程中,防洪堤工程不应不限于工程本身,要考虑整个河道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工程上下游的环境保护问题,规划设计应该是对整个河道生态群落系统的规划。现代堤防工程勘察工作应更为全面,在勘察过程中将生态系统、生态群落与水域沿岸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对地质水文环境的勘察。现代防洪堤工程布置堤防时,不应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将河道予以曲直,降低河道建设投资成本,而应在布置河道时尽量考虑维护河道的原貌,这样才能避免认为施工对水域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人为破坏。按照相关原则规定确定提防间距,保证水工能够协调生态保护和行洪之间的矛盾,确保土地开发利用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平衡。不但要保证河道行洪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同时还应当预留一定的浅滩跨度以及植被生长空间,这是保护河流生物系统的基础,也能够有效的保留河流自洁能力。渗透稳定以及滑动稳定是堤型选择的基本安全原则之一,除此之外,生态保护以及生态恢复也是堤坝选型的基本要求,本地材料的选择以及缓坡结构的使用能够提供良好的植被生长空间,使得河流侧向联通性能良好。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第4篇

1.1设施老化问题严重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大都由农民独自承担费用修建,所以容易造成长久失修的现象,影响农田灌溉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导致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目前的水利设施还大部分是很久以前投资配置的,设备功能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农田对水利设备的要求,既造成了排涝能力的减弱,使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了灌溉能力的低下,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影响收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1.2管理体制欠缺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水利工程设施由于已经严重受损已处于闲置状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水利工程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民的增收和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2我国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主要是指工程的供给、建设、运行、维护等一系列规则的综合表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朝着和谐的方向变迁需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为了工程治理制度朝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变迁,就需要研究现有的相关利益主体角色和关系。农村实行村委会民主治理后水利责任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旧的工程如何完善、运营和维护以及转轨阶段如何建设新的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如何经营和管理好它们关系到农田灌溉乃至农民的生存问题。随着“小农水”治理制度的不断调整,转轨阶段“小农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也随之不断调整。我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制度的改革上主要的变迁是产权形式的改变。我国“小农水”治理制度变迁首要表现形式就是其产权制度。制度变革是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租赁、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形式,将工程全部产权或部分产权出售给农民及农民联合,试图利用产权激励使购买方精心运营和维护工程,提高灌溉服务效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甚至彻底私有化,通过产权的激励功能来刺激产权所有者提高管理效率,减轻政府的财政和管理压力,提高了现有工程的运营效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对需要改制“小农水”的产权进行清晰界定:如由乡镇直接管理的界定为乡镇水管所所有资产。“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激励了农村水利工程领域内的制度创新,它运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搞活农田水利的经营,使农民有明确的经营目标,从而更积极地管理工程,并通过运行效率的提高获得利润的增长。

3我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

3.1集权式的治理模式集权式治理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采用政府出钱、农民出力的融资方式,使集体享有水利工程设施建成后的所有权,集体对所有权进行统一管理。在这种治理模式下,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没有冲突,处理决策由上级部门逐一下达。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模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建造并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这种政府或集体集权治理的模式对计划经济时代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改革,这种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越来越无法适应农田建设发展的需求。其产权归属不明晰,决策机构单一,对水利工程负有的责任与享有的权利不能良好的统一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较高的交易成本。并且由于是采用上级对下级命令传达的治理模式,在设备的购买和采用上,上级部门不能对实际情况有具体的了解掌握与分析,就容易造成采购的水利设施不能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现象产生,这样就会不利于现代小型农田的发展。

3.2合作式的治理模式在合作式的治理模式中,小型农田灌溉主要以村集体为单位进行管理,通常采用收取共同生产费的方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健设、维修以及管理,这种方式也被称为集体所有制。原则上是农民要想获得农田灌溉服务就需上交一定的费用才能使用公共水力资源,可是在实际生产中,“搭便车”的现象十分普遍,这都源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享有权与使用权不够明确,就容易造成农民对公共财物的乱用。要想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行产权制度进行改革,通过租赁或者承包等方式,将经营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分给不同的个体或组织,对经营权和使用权进行合理管理。

3.3私人式的治理模式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发生了转移,通过拍卖等方式变更给个人,这就逐渐形成了私人治理模式。在工程设施的修建管理及维护上完全由私人对费用独自承担,对水利工程享有所有权,这在土地所有权比较稳定时是比较好的治理模式。但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是私人承担,所以大多数水利工程是微型水利工程,服务范围一般都很小,再加上私人投资能力的有限性,私人式的治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整体需求。

4结束语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第5篇

1.1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完善工程管理制度体系,按照精细化、流程化、现代化管理理念,严格执行水利工程管理法规、技术标准,总结多年来积累的工程管理经验,修订工程管理办法、技术管理制度、应急预案、考核规定等制度体系,制定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重点规范各类成果资料标准格式,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工作。推行工程维修养护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的档案管理,形成较完备的档案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软件建设,推行档案管理数字化。

1.2安全管理

开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根据水利部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办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考核,推进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加强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标识、设备安全标色、警示标示牌制作、安全管理资料等制订相对统一的标准,对重要设备安全管理、工程设施安全巡查等明确管理流程,使得安全生产管理更精细、更规范、更有效。

1.3维修养护

提高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水平。根据工程安全状况,在短期内不能进行加固改造的工程,要统筹规划,围绕目标,分批分期进行维修,加强工程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形成具体细致的工作检查与维修体系。做到汛前检查、汛中保养、汛后维修相结合,设备运行时的巡查巡视、数据分析与设备停运时的检查、维修相结合,保证设备完好率,消除工程安全隐患,改善工程管理面貌,发挥工程应有效益。

1.4水情测报管理建设

建立和完善水文水情测报系统和信息查询系统,加强水文水情测报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技术力量,引进技术人才,调整完善基层站所水文技术人员结构。加强调度运用方案的实践与研究,不断加强调度运行方案的实践运用与研究,着力加强各类控制指标与调度手段的分析、确定、应用、调整,探讨其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导调度实践,以适应现代水利的要求。

1.5工程的调度运用与减灾

加强防洪减灾公众信息服务,提高水情、雨情、汛情、工情等信息的频度和广度。提高工程调度水平,强化实时监控,完善调度方案,优化运行方式,提高工程的减灾效益。完善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根据工程现状的不断变化,修订完善工程的各类防汛预案;完善防汛抢险突击队建设,加强防汛抢险模拟实战演练;加强防汛物资储备。提高水资源供给的保障率。保证工程设备的安全完好率,进一步优化灌溉供水时工程的调度运行,从管理上提高供水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流域地区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1.6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管理

立足于水利工程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适应水利工程在流域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管、水环境保护、应急抢险与处置等方面的应急会商需求,逐步强化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三维仿真、GIS、GPS、多媒体、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技术,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满足信息化成果展示、工程运行监管、巡查监督、安全管理、办公管理、应急会商等综合业务需要,逐步实现“数字工程、智慧管控”。

1.7水利工程达标考核

把工程管理考核和达标建设作为推进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好工程管理考核工作。

2管理支撑

2.1改革创新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管养分离,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体制顺畅、机制灵活、机构合理、人员精干、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工程管理良性发展体系。

2.2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单位现状以及今后发展需求,遵循水利人才成长规划,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基层人才为重点,积极创造良好的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机制,力争在五年、十年内改善现有人才结构,使职工队伍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2.3水文化及水利风景区建设

注重单位先进文化的传承、影响,发挥文化的力量,是一个单位长久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水利行业精神和单位传承的优良文化作为引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水利风景区建设,改善单位面貌,同时在职工中大力宣传和弘扬,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形成单位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进“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充分利用河湖、工程景观资源,挖掘水文化内涵,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工程水利向水生态文明建设迈进,提高水利工程的形象。

2.4工程管理的资金保障

通过对工程安全现状的准确把握,积极争取工程除险加固机遇和维修养护、防汛应急经费,按照流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上水平等理念,保障单位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结语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第6篇

辽宁省为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在借鉴探索的基础上,对监管内容全覆盖、信息共享、标准化、面向对象、约束机制、查询统计等层面进行设计,建立了多方认可、程序严密、动静结合、报管分离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数据库,为实现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化监督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水利工程;数据库;设计;动态管理;辽宁省

近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水土保持、引输水工程等建设项目呈现出点多、面广、量大,管理主体分散,管理对象多样化等特征,水利建设管理呈现出投资强度高、建设任务重、管理要求高、工作责任大等新的特点[1]。在新的形式下,辽宁省为全面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借鉴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建设,重点研究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数据库建设工作,现将设计要点进行交流分享。

1设计要点

数据库设计是应用系统设计的根基,数据库设计关乎系统功能实现度、稳定性、扩展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2]。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数据库达到“把数据管起来,将数据用起来,使数据活起来的”的预期目标,特对数据库在内容覆盖、信息共享、标准化、面向对象、约束条件、查询统计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设计。

1.1全过程覆盖依据辽宁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经验,将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有关字段按照建设过程进行科学划分,按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前期工作、项目基本信息管理、建设过程管理三大阶段,按项目管理内容分为前期工作、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招投标、参建单位及人员履行合同情况、进度管理、计划和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检查稽察督查审计及整改情况、竣工验收等10个环节[3],对管理内容进行全面覆盖。

1.2信息互联共享在辽宁水利信息化整合建设的背景下,严格执行数据来源唯一性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权威数据。与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有关的设计、施工等单位和人员信息,采取“同存异消”的方针,对辽宁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系统中的数据字段进行整理,作为水利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字段内容,确保此类信息同源权威;同时结合质检处等有关处室意见,合理设置数据字段,为今后相关处室新建或改建系统提供数据接口。

1.3标准化处理设计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处理在数据库建设中尤为重要[4]。水利建设项目面广类多,主要可分为水库、水闸、泵站等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水文测站项目、农村电气化项目以及河流治理项目等几大类别。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数据库标准统一,特采取“求大同存小异”的方针,对全部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信息管理、除进度管理以外的过程管理进行规范化处理,在字段设计上统筹兼顾,归一化处理,形成统一标准;因不同项目在进度管理中体现的指标不一样,比如农村电气化项目主要体现在发电设备采购、安装方面,水土保持治理项目体现在鱼鳞坑、截水沟、植被绿化的数量、长度和面积上,水库、水闸等工程项目体现在土石挖方、混凝土浇筑体积上,特采取先差异化后标准化进行处理。通过标准化处理设计,大大提高数据库的兼容和共享,提高数据库的通用性,特别利用降低建设成本和方便数据库用户使用。

1.4面向对象设计数据是系统的灵魂,活的数据是系统生命的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动态管理数据涉及到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人员、质检处、安监处、建设与管理处等众多机构和人员,这些信息都需要纳入数据库中,为保障数据更新及时、稳定,就必须面向对象来设计。考虑到项目法人在整个项目中的主导作用和稳定性,数据更新以项目法人为主导、质检处辅助来进行设计。不同对象对项目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考虑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权限分配,在对数据库表的处理上,按照项目法人、参建单位、监督机构、建管机构、管理员等5类人员进行分类标识,支撑系统交互界面的设计与调用。

1.5约束机制设计提供约束条件机制、完整性检查方法、违约处理是维护数据库完整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数据库在约束机制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数值的自动求和计算方面,避免人工录入出现计算错误;2)对参建单位人员方面,系统自动调取辽宁省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中的入库资料供填报人员选取,确保各类人员符合相关资格;3)对持证上岗人员出现一员多岗现象及失信惩戒人员进行红色警示。

1.6查询统计设计数据检索与查询也是数据库的主要功能之一[5]。为便于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统计查询,特在数据库设计上充分考虑查询或统计的口径,结合辽宁水利建设管理需要,设计了年度、工程类别、业务处室、行政区划、投资来源等5类统计口径。其中工程类别和业务处室划分要与辽宁省水利投资统计软件相衔接,确保水利建设投资统计结果与本库中的建设进度统计能对应分析。

2结语

辽宁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数据库设计是对辽宁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一次全方位梳理。经过查阅了大量的法规文件,多次征集有关部门意见,仔细分析数据上报程序,形成了多方认可、程序严密、动静结合、报管分离的水利工程建设动态数据库,以此库为基础,研发辽宁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将高效支撑和提升辽宁水利建设与管理效能,为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发展提供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陈雷.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建设管理努力开创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EB/OL].

[2]伞颖,高辉.浅谈数据库设计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168—1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223-2008,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10.

[4]雷跻华,孙宏琦.数据库建设管理之我见[J].情报杂志,1997,16(3):72—73.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第7篇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现阶段高科技的发展运用,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其作用也显著提高,但由于我国资源体制市场的影响,无形中加大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的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本文根据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探讨其作业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控制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成本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有效并且合理地建立一套成本管理措施,可以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水平,实现企业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近况

随着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建设增大力度,水利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下竞争加剧,再加上市场机制没有完善起来,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或项目负责人考虑到总投资的节省问题,经常设立拦标价,对正常情况下的消费预算施行大力压价,长此以往下来,导致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下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生存。因此,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一些水利施工企业不断的改进其成本管理模式,创建出新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积极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可以有效地节省其成本开支,挖掘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结束项目的亏损状态,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能力。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正在不断发展突破,据有关统计,国家规划2014年,2015年以及“十三五”时期将要建设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已经有61项正在开工,其中牛栏江滇池补水,江西峡江,河南河口村,黄河下游近期防洪以及新疆伊犁拦河引水枢及北岸干渠工程等六项水利工程基本峻工完成,并且已经开发挥出效益,而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等2014年度新开工的项目也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截至2015年七月底已经下达中央投资560亿元,这其中重大农业节水工程124亿元,重大引调水工程64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而过,我国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管理研究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以前的注重事后管理发展到注重事前控制,而且管理方式方法也得到了重大改进,并且都很好的应用了起来。但是,随着现阶段经营环境的变化多端,一些企业有着其独到的长远目光,与同样有长远目光的学者一起努力寻找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营环境的道路,同时根据企业自身不同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进步的成本管理控制办法。在1995年余绪缨的《会计研究》杂志上,其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原理作出经较为全面并且系统的介绍研究,间接上帮助了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改进方向。在2002年王平心操作了成本法,并且举例证实研究领域开发项目的成本核算,获得批准时,还演示了相关的开发项目中的成本管理方法,突出其在中国制造业的适用性。在2007年洞龙,陈钱分析了成本效益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针对一些不需要成本核算法的开发项目依然可以结合运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致此,水利施工企业中操作成本管理方法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同志更是提出了水利工程操作系统的“三下”管理模式[1]。

3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成本管理控制极其重要,了解成本管理时的主要问题是实施成本管理控制的首要前提。根据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1)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经济观念。在这方面表现较为明显的便是采购部门,他们为了突显出所用材料的高质量就购买较为昂贵的材料,这直接提高了成本压力。因此根据成本管理的特殊工作性质,必须要求相关部门尤其是实施具体项目的项目部门具备经济观念;(2)管理方法相对落后。在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成本管理中,管理方法相对较落后,比如对计算机的利用就很少,主要在管理预算时才用到计算机,这些管理方法落后严重影响到了成本管理的有效成效。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各个部门联合起来一起工作,“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一旦任一部门做的不到位,整个管理工作便会功亏一溃,因此,先进的成本管理方式方法是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保障;(3)没有科学的成本绩效考核系统。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科学的成本绩效考核机制系统,在具体管理工作上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设置严格的奖惩制度,而且有的制度也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没有严厉的去执行,终究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混乱不堪;(4)成本信息失去其真实性。在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因某些成本信息不流畅,造成成本信息失去真实性,还有许多管理工作人员对成本管理不明不白,成本管理概念模糊,一些成本项目费用都不记帐,甚至还出现了贪污受贿的现象,并且这些长期不记帐不反应盈亏情况的,一直到项目峻工结算时才能看出其成本的真实信息[2]。

4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

上文中论述了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方法:(1)在作业成本预算上进行完善。完善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预算工作,使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首先在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前,要查看项目作业相关的历史资料,找出成本动因,并在通过对水利工程项目现状,潜力与作业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产量优化模型,处理好产量与效益,与成本之间密切的关系,并优化作业工序,共同完善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水利工程的作业成本预算要以提升作业效益与合理科学配置资源为前提,根据不同的成本开销费用类型,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确定各项成本预算费用之后并汇总。水利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工作以作业效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以水利工程项目上为预算单元,以持续优化水利工程项目作业工序为基础工作,全面实现资源投入的高效率合理分配,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预算工作具体包括:水利工程项目作业量预算,水利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和水利工程项目效益预算等。(2)在作业成本上进行管理控制。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控制主要包括材料控制,施工设计的控制,作业质量的控制,作业措施过程控制与作业回访控制等五个方面。①材料控制。水利工程项目作业生产的材料包括常规材料,施工用料以及项目作业工具等材料。根据这些材料的不同特性,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可采取不同的管理控制方法。针对常规材料可以工作量来定额支出使用,并设定最高限额,以及最高能耗标准等;针对施工用料和项目作业工具等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要根据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内容而定,因此将它与水利工程项目材料的结算结合起来,通过对材料损耗率的对比,来进行对这类材料与工具的管控;②施工设计的控制。从开始拿到施工方案时,作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查找核实水利工程项目的基础数据,做好方案论证工作,严格按照程序施行方案设计与修改工作;③作业质量的控制。在水利工程项目的作业工作中,一道生产工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作业成效,造成人力物力的具大浪费,更影响到项目作业的正常开展;④作业措施过程的控制。这方面具体指的作业过程中时间的有效控制。针对水利工程项目作业系统来说,作业时间的延长就等于项目作业时间的减少,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成本浪费;⑤作业回访的控制。水利工程项目作业完工后不代表所有工作的完结,对所施工的具体项目作业进行不断的回访,可以有效解决施工后不正常的生产情况,并且回访工作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施工队伍的整体形象,这也是一种保证不再发生成本浪费的工作方法[3]。(3)在绩效考核工作上严格做到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成本中有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管理,使作业流程得到全面优化,对成本控制等提供具有建设意义的指导意见。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的最后都要落到绩效考核评价上来,这是保证企业各项措施有效施行的重要举措,能够促使员工更加积极努力的去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更有助于企业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同时绩效考核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与企业成本预算,控制监督等管理是密切不可分的。

5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核心,只有做好了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后续项目建设才能顺利开展开来,并且成本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上升空间。本文结合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现状,具体分析探讨了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相信对水利施工单位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滕红霞.水利工程项目作业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徐俊.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09.

水利工程杂志范文第8篇

1现行工程量计算规则差异

笔者经过对比《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1—2007)和《水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10年版)》发现,虽然现行工程量计算规则都是以设计图纸为基础,但二者计量工程量计算是有差别的:水利行业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强调的是以设计图示尺寸计算的有效重量(t),其计算方可以是设计单位,也可以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只要其计算依据是设计图纸;水电行业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强调的是按设计图纸数量计算,即直接采用设计图纸上标示的工程量,其计算方只能是设计单位。现行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施工规范有《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2—2008)、《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7—2007)和《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50766—2012),前两本行业规范中都没有列出相应的压力钢管重量计算公式,但在国家标准中专门列出了压力钢管重量计算公式(第10.2.7条),该计算公式考虑了钢板厚度附加值和焊缝计算重量。目前施工结算程序为:施工单位提出结算申请(包括工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报业主审批,从利己角度出发,施工单位一般会按《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50766—2012)计算工程量。

2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在计算压力钢管的重量时按设计尺寸计算出体积后再换算成重量,没有考虑钢板厚度附加值和焊缝计算重量,为便于区别,称其为“理论重量计算法”。采用《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50766—2012)中第10.2.7条公式计算的方法为“公式计算法”,其公式为。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发电厂房及下水库等四部分组成,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250MW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1500MW,引水系统采用1洞3机布置方式,尾水系统由6条尾水支洞组成,引水系统压力钢管总重量约为19894t(设计图纸标示)。其中,引水主管重约12225t,主要构成为内径9200mm、壁厚34~62mm的600MPa级钢管;引水钢岔管连接段和引水支管段重约2309t,主要构成为内径4000~3500mm、壁厚32~54mm的600MPa级钢管;尾水钢管段重约5360t,主要构成为内径6000mm,壁厚18~32mm的Q345D级钢管。本文选取几种主要钢管用两种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结果,详见下表。由上表可以得出,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重量相差在2%~4%之间。该工程钢管制安总量约为19894t,按3%计算,相差约596.82t;按施工单位钢管制作安装平均中标价5400元/t计算,约为317万元。相较于该工程核准投资近70亿元来说甚微,但对于施工结算来说仅仅是由于不同的计量方式引起近317万元的差别就相当可观了。

3建议